杨雪
定州市宝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当意外发生时,每一秒都关系着生命的存续。心跳骤停是威胁生命的急症,在黄金4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CPR),能将生存率提高2-3倍。这不仅是医疗技能,更是每个公民都应掌握的生命守护术。正确的心肺复苏包含三个关键环节:快速识别、及时呼救、规范操作。现代急救理念强调“叫叫CAB”原则,即先确认环境安全,判断意识和呼吸,立即呼叫急救系统,然后开始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非专业人士,只要掌握正确方法,也能在专业救护到来前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理解急救流程的科学原理,克服“不敢救”的心理障碍,是提升社会急救能力的关键。
心跳骤停的认识与危害
心脏骤停是生命最危急的状况之一,就像一台突然断电的发动机,全身重要器官瞬间失去血液供应。这种情况不同于普通的心脏不适,患者会在数秒内丧失意识、停止呼吸,面部和嘴唇很快出现青紫,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大脑等重要器官就会因缺氧而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既可能由心脏病发作引起,也可能源于触电、溺水、窒息等意外情况。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很多心脏骤停都有先兆症状,比如突发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莫名的心悸等,发现这些预警信号时要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现场评估与安全确认
实施急救前首先要确保环境安全,就好比消防员救火前要先确认建筑物不会坍塌一样。观察现场是否存在电线裸露、有毒气体泄漏等危险因素,必要时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区域。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检查是否有意识反应,同时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这个判断过程要快速而准确,就像检查电路是否通电一样专业严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癫痫发作或醉酒状态误判为心脏骤停,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果现场有多个施救者,要明确分工,避免混乱。
呼叫急救与启动应急系统
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就像拉响防空警报一样迅速。指定专人拨打急救电话,清晰地报告事发地点、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措施。现代急救系统通常配有专业调度员,可以远程指导进行心肺复苏,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要立即派人去取,因为早期电击除颤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在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前,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心肺复苏,就像为生命接力赛跑一样不能中断。值得注意的是,呼叫急救和取AED的任务最好由不同人员分别完成,以节省宝贵时间。
胸外按压的操作要点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最核心的部分,就像用外力代替心脏跳动一样重要。施救者要跪在患者一侧,将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叠加其上,十指相扣上翘。按压时要保持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就像用身体做活塞运动一样规律有力。按压深度要达到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左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这个节奏可以参照经典歌曲《Stayin'Alive》的节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完全回弹,但手掌不要离开胸壁,就像弹簧被压下去又弹起来那样自然。按压中断时间要控制在10秒以内,避免影响复苏效果。
人工呼吸的实施方法
人工呼吸是为患者提供氧气的重要步骤,就像给瘪气的轮胎充气一样关键。在开放气道时,采用仰头提颏法,即一手下压前额,另一手抬起下巴,就像要把呼吸道拉直一样。吹气前要捏住患者鼻子,用正常呼吸的力度进行吹气,持续时间约1秒钟,同时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吹气两次后立即继续胸外按压,保持30:2的循环比例。如果担心直接接触,或者患者口腔有严重受伤,可以只做胸外按压,这总比完全不施救要好。值得注意的是,过度通气反而会影响复苏效果,就像给气球充太多气会爆炸一样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