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集居地,也是畲族传统文化保留和传承最好的地区,拥有畲族人口18.9万之多,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1/4。畲族自称“山哈”,山哈,也叫山客,既是大山主人,也是山中过客。“歌是山哈传家宝,千古万年世上传”,畲家人以歌为言,传承根脉,吟唱生活,谱写人生,故称“歌言”。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缔造出独特而灿烂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文明史中有着极其辉煌而为世人瞩目的专章。
以一代“畲族歌王”钟学吉为故事原型的大型原创畲族舞剧《山哈魂》,展现了这位传承畲族文化的“王者”的传奇人生。钟学吉(1855-1924)出生于福建宁德霞浦白露坑,他从小喜欢听书、看戏、编唱歌言,曾从事教书,毕生致力于畲族歌言的收集、编创和传播,代表作有《高辛氏》、《钟良弼》、《末朝纲》等,中年时期倡建畲族团体“山民会馆”,传播畲族歌言,被后世尊为“畲族歌王”。钟学吉倾尽一生,用生命守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精髓与血脉,畲族歌言自他起,由口传进入文字兼传时代,民间称道“有山哈的地方,就有钟学吉歌言。”
《山哈魂》由福建省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系国内首部以畲族文化为题材的原创舞剧。邀请文华导演奖获得者、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靳苗苗任总导演,全国、省内优秀艺术家组成的主创团队。创作历时两年多,组织艺术采风和专家汇总、论证数十次,融合了大量畲族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制作精良,民族特色浓厚。共60名专业舞蹈演员参与演出,该剧于2015年12月2日、3日在宁德艺术馆剧场首演,于12月7日参加第六届福建艺术节获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剧目一等奖及多项大奖。舞剧《山哈魂》对于继承和弘扬福建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福建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福建少数民族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哈魂》全剧共设《半月情缘》《畲山凤祥》《风雨民生》《白露霜冷》四幕及序和尾声,融合大量畲族传统文化元素。序交代了该剧主人公钟学吉生活的具体环境和故事背景。悠远深沉的山哈歌言,从远古传唱至今,神秘的祭祀礼仪,蕴藏着畲民对先贤的追忆。少年钟学吉被族人推举为“学师传师”的文化传人,接下了传人的重任,也接下了族人的期待。汉族民间艺人“讲书伯” 更是把毕生学艺相授予他。
“歌是山哈传家宝,流传万年仔孙孙。”悠悠歌声拉开了第一幕《半月情缘》的帷幕。畲村半月里,三月满眼春,碧野田间,采茶女们辛勤劳作于茶山上,嬉戏打闹,笑声连连。她们将劳作的活力、收获的喜悦,一一融入到欢快的歌声中和轻快雀跃的的舞步里。此时绵长抒情的音乐响起,慢慢将观众引入主人公相识相知的故事中。青年钟学吉采风偶遇半月里畲家妹子雷秀丽。二人倾心恋慕,两颗心慢慢走到了一起,清明谷雨般的爱恋,恰似畲家少女头上的那顶斗笠,几分俏皮可爱,几分娇羞欲掩,几分甜美难禁。两人纯真美好的爱恋得到了恩师的祝福,恩师与族人含笑如饴,见证着这对畲家男女的情深氤氲。
第二幕《畲山凤祥》是青年钟学吉终与雷秀丽佳偶天成,终成眷属。多彩多姿的畲族婚礼,恰似五彩凤凰播撒祥瑞。“哭嫁”的两段歌曲分别唱出了新娘对母亲与姐妹们的情深与不舍,另一边则是新郎接亲的喜庆,夸张的舞蹈动作更刻画出主人公喜悦与紧张的心情。观众可以看到“拦门”“喝宝塔茶”“抹锅灰”“会八仙”等生动多趣的畲族婚礼习俗。经历了繁复热闹的仪式,一对新人执手相望,眉目间满是日后一同经历风雨、共享快乐的坚定。洞房花烛衾暖,为民抒写情深,钟学吉告别新婚妻子,翻山越岭、走村过寨。春花秋月、高山流水、风土人情,尽在他的笔端流淌吟唱。
观众跟随着紧张的乐声来到了矛盾冲突最为强烈的第三幕《风雨民生》。钟学吉恩师“讲书伯”心系民生,抨击时政,演绎衙役为虎作伥,欺压百姓,遭倒衙役的搜捕。恩师遭捕,钟学吉舍身护师,鼓舞族人奋起反抗,奈何狂风肆虐。正邪之争,义薄云天。为了自由歌唱、为了保护歌本,恩师气绝,爱妻殒命,钟学吉如断翅哀鸿。此刻,人物性格在剧情冲突中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和深化。第三幕在凄婉悲凉的歌声和钟学吉痛苦的呼唤声中缓缓结束。
第四幕《白露霜冷》开场,钟学吉醉卧酒乡,不听劝,徒哀伤。族人们的心痛与悲怆都不能唤醒他心中的力量,唯有一顶斗笠让他恍惚间感受到了爱妻的归来。人依旧,情依然。钟学吉追逐着爱妻,宛如追逐着水中月、镜中花……但终是妻去梦醒,凭添惆怅。冥冥中,仿佛是妻将歌单叠放整齐放在案上,看到了歌单,钟学吉仿佛看到了恩师的教诲,爱妻的鼓励与族人的期待。这股信念与力量,犹如雪后阳光,激励着钟学吉从颓废中站起,不负族人扶持,将畲歌传扬。
尾声,又是一年三月三,钟学吉倾力创建的“山民会馆”,宛若畲家新娘,盛装出容。歌曼妙,人往来,畲族歌言如金凤展翅,从这里飞向远方。日月交替,鼓声又响,畲山深处,谁人又在歌唱?“歌是山哈传家宝,山哈歌言唱万年。”由他创建的“山民会馆”成为全国畲族同胞联络的枢纽,他的小说歌也藉此得以广传。在充满着力量的歌声中,《山哈魂》落下了帷幕。声势浩大的阵容、美轮美奂的舞蹈、绚丽辉煌的舞美、张力十足的音乐和匠心独具的编排,以及《山哈魂》展现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命运跌宕起伏,爱情葱绿凄美,民俗浓郁多姿,无一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剧中的夫妻情、师生义、同胞血、民族魂,汇成一曲含泪播种、含笑收割的畲族歌言,任人浅斟低唱、引吭高歌,再现了畲族同胞忠勇、团结和刚正不阿的民族风骨。
作为舞剧,《山哈魂》自始至终都充溢着震耳醒目、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视听冲击,同时又高扬起一种民族性格的凝聚力和坚韧性。在音乐上,《山哈魂》采取了原生态畲族山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或凄美悲壮,或高亢激昂,或明丽轻快,或圣洁辉煌,融合了畲族特有的语言与习俗,以独唱、对唱、齐唱、无伴奏山歌等表现形式渲染情节所需的气氛。舞美和灯光也是该剧的亮点之一。逼真的舞台布景在灯光的辅助下,形成了新颖的视觉效果,构架华美却层次分明,变幻多彩而主题鲜明,许多场景接地气地体现出福建多山多林的特色,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纵观《山哈魂》整部舞剧所有艺术手段的表现,始终在用坚定的节奏、壮丽的色彩塑造着一个民族不畏艰险、昂首向前的姿态。畲歌是山哈的精神文化,而畲族人民乐观团结、忠勇刚正的民族精神,正是山哈可贵、不朽的民族之魂。
作者:黄儒青